2022年亚太地区就业和社会展望

亚太地区就业出现温和复苏,但未来增长前景仍充满挑战

亚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回到危机前的轨道,但可以明确的是,需要在雇用大多数工人的部门推动体面劳动。

新闻发布 | 2022年11月29日
泰国曼谷(国际劳工组织)—亚太地区劳动力市场已从新冠肺炎的影响中出现部分反弹,但该地区仍难以实现全面复苏,预计情况到2023年仍将十分艰难。

根据《2022年亚太地区就业和社会展望:重新思考行业战略,实现以人为本的劳动世界未来》(英文),2022年亚太地区的就业人数比2019年危机前水平高出2.0%,与2020年5700多万个工作岗位损失相比有所复苏。

尽管如此,复苏仍未完成。亚太地区在2022年仍然缺乏2200万个工作岗位,与没有发生疫情的情况相比,工作岗位缺口为1.1%。鉴于当前全球和区域地缘政治背景下的增长阻力,这一数字预计在2023年将增加到2600万(1.4%)。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总工作时间仍然低于2019年,而2022年该地区失业率为5.2%,比2019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

到2022年,所有次区域都恢复了2020年的就业损失,与2019年相比呈现出就业正增长。然而,就业增长并没有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只有在太平洋地区,2022年的就业与人口比高于2019年。

国际劳工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区域局局长麻田千穗子女士表示,“尽管亚太地区的就业趋势看起来是积极的,但该地区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回到危机前的轨道上,许多额外的挑战给未来的增长前景蒙上阴影。重要的是,我们要使该地区恢复包容性和以人为本的增长,而不是满足于基于非正规和低质量工作的‘准’复苏。”

报告首次对1991-2021年三十年间的区域行业估计进行了评估,以强调哪些行业作为就业来源正在增长,哪些行业正在萎缩,哪些行业蕴藏着“体面劳动”机会。

报告显示,虽然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是该地区就业增长最快的行业,但2021年只有940万人在该行业工作,仅相当于总就业人数的0.5%。

相比之下,亚太地区就业人数最多的三个行业为:农业、林业和渔业;制造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在2021年总共有11亿工人,占亚太地区19亿劳动力的60%。

工人集中的行业的典型特点是劳动生产率有限、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工作和收入保障低。这些行业的大多数工人缺乏社会保护,同时也存在着高度的非正规性,近几十年来所取得的任何成果基本上都被疫情抹去了。

在前十大就业增长最快的行业中,除了一个行业外,其他行业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男性工人比女性工人受益更多。只有住宿和餐饮服务活动扭转了这一趋势,在1991年至2021年期间,55%的新增工作岗位由女性获得。

本报告的主要作者、国际劳工组织高级经济学家萨拉·埃尔德表示,“尽管有半个世纪的经济增长,但事实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大多数工人受雇于‘亚洲奇迹’所经过的部门。虽然信息技术和现代行业可能得到了大部分关注,但在该地区推动增长和体面劳动的最大潜力在于远没有那么吸引人的领域。未来的挑战是增加和保持政策关注和公共投资,以在所有行业,特别是在大多数人工作的行业实现体面劳动和包容性。”